sānbǎi

三百


拼音sān bǎi
注音ㄙㄢ ㄅㄞˇ

三百

词语解释

三百[ sān bǎi ]

⒈  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'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'”刑昺疏:“按今《毛诗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内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数。”后以“三百”指代《诗经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参见“三百篇”。参见“三百篇”。

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’”
刑昺 疏:“按今《毛诗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内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数。”
后以“三百”指代《诗经》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:“三百之蔽,义归无邪。”
清 姚鼐 《<敦拙堂诗集>序》:“文士得三百之义者,莫如 杜子美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三百"的意思解释、三百是什么意思由文学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, 这是天底下最难拍的了。你需要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广角镜头,你看着这样一片风景,然后看看地上的草,一切都妙不可言。但是一旦你用框子框住,美感就都不见了。罗伯特·m·波西格

2.唐诗三百首,首首都脍炙人口。

3.清末,学者孙诒让精研经学和甲骨文,被誉为“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”、甲骨文研究的开山鼻祖。

4.苍梧岭,距离景阳府有着三百里之遥,一路都是崇山峻岭。

5.三百多人参加了追悼会,人们用这方式来悼念这位老干部。

6.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,歌尽了悲欢。

7., 英国人在德黑兰只好任人摆布;西欧在历史中三百年左右的领导地位业已结束。

8.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了四季,五谷是花生红枣眼泪和小米,想一想邻居女儿听听收音机,看一看我的理想还埋在土里。

9.哼,还不认账?即便三嫂子身体里有小蝌蚪,你小子又没有火眼金睛,如何能看得见?还给老子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,说有三只!怎么就不是三十只三百只呢?

10.劳劳车马未离鞍,临事方知一死难。三百年来伤国步,八千里外吊民残。秋风宝剑孤臣泪,落日旌旗大将坛;海外尘氛犹未息,诸君莫作等闲看。李鸿章